# 前言
一般的场效应管有源极 (S-Source) 栅极 (G-Gate) 漏极 (D-Drain)。属于电压控制电流型器件。
# 场效应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
# 场效应管特点(相较于 BJT):
- 噪声小、抗辐射能力强、工作电压低、G-S 等效电阻大
- 源极、栅极、漏极分别对应 BJT 发射极、集电极、基极(不一样,只能类比)
- 截止区、恒流区、可变电阻区对应 BJT 截止区、放大区、饱和区
# 主要考虑参数
- JFET 和耗尽型 MOSFET 主要考虑夹断电压UGS(off);
- 增强型 MOSFET 考虑开启电压UGS(th);
# 一、JFET (结型场效应管) 的原理和特性
# 1. JFET 的原理
JFET,称为结型场效应管,一种结构如下(以下都以 N 沟道 JFET 为例):
其中,栅极 P 区和最下层的 P 区有导线连接。源极 / 漏极(高浓度)和沟道(低浓度)都有 N 参杂。
-
栅 - 源极电压Ugs=0 时,给源 - 漏极施加电压就会有电流,此时 JFET 导通(可以看出,JFET 对称,D/S 可以互换)。
-
当栅 - 源极电压UGS<0 时(注:加正电压 PN 结导通,晶体管烧毁),栅极区和沟道间的耗尽层(PN 结)变厚,N 沟道变窄。随着Ugs 继续变小(绝对值增大),耗尽层逐渐填满整个沟道,此时,沟道消失,这个UGS(off) 就称作夹断电压。如下图就是UGS 不断增加时耗尽层的变化情况:

-
与此同时,若给漏极 D 施加电压(源极接地),在电场作用下,耗尽层形状会有所变化,如下图:
在上图中,是在导通状态($V_{GG} \gt U_{GS (off)} )下,随着 V_{DD}$ 增大,对沟道形状的影响:
- 左图VDD 较小,IDS 随着UDS 增大而增大,称为电阻区。_
- 中图VDD 增大到一定值,沟道在VDD 电场作用下逐渐闭合,称为预夹断。
- 右图VDD 继续增大,这时随着VDD 增大,夹断区域也变厚,夹断区等效电阻也变大,达成动态平衡使IDS 几乎只受控于VGG,称为恒流区(不随VDD 变化)。
- 若继续增大VDD,该 JFET 会被击穿烧毁。
注:可以结合下面的输出特性图来看。
# 2. JFET 的工作特性
当UDS 一定时,IDS 的变化(转移特性曲线)如下左图;IDS 随着UDS 变化的曲线(输出特性曲线)如下右图:
可以看到,JFET 的工作是的IDS−UGS 的变化是非线性的,其ID 表达式是:
IDS=IDSS(1−UGS(off)UGS)2
注:IDSS 是当UGS 一定时的饱和电流、U_{GS(off) 是夹断电压。
低频工作下,跨导gm=dUGSdID∣UGS。
# 二、MOSFET 的工作原理和特性
# 1. MOSFET 的工作原理
MOSFET,称为绝缘栅型场效应管,分为增强型 MOS 和耗尽型 MOS,结构如下(以下均用 N 沟道 MOSFET):
- 增强型 MOS 管 (E-MOSFET) 在 P 衬底上添加两个 N 区,作为源极和漏极,引出到引脚。再镀一层二氧化硅在其余的部位。在源极和漏极之间,隔着二氧化硅镀层放置一极板 g,引出导线作为栅极。如下图左。
- 耗尽型 MOS 管 (D-MOSFET)(见后面介绍)
MOSFET
# 2. 增强型 MOS 原理
- 给栅极 G 施加电压前,P 型衬底和 N 区域之间有耗尽层存在,DS 不导通。
- 给栅极 G 施加正向电压UGS>0 时,极板 g 带正电,在电场力作用下吸引 P 区中的自由电子靠近极板,产生电子聚集区(反应层)。电压到达一定程度(开启电压UGS(th))时,反应层连通 S 区和 D 区,产生导电沟道。
- 和 JFET 一样,若有UDS 的存在同样会影响沟道形状,随着UDS 增大,开启电压UGS(th) 也会增大:
在上图中,是在导通状态(UGS>UGS(th))下,随着UDS 增大,对沟道形状的影响:
- 左图UDS 较小,IDS 随着UDS 增大而增大,称为电阻区。
- 中图UDS 逐渐增大,沟道在UDS 作用下逐渐闭合,称为预夹断。
- 右图UDS 继续增大,这时随着UDS 增大,夹断区域也变厚,夹断区等效电阻也变大,达成动态平衡使IDS 几乎只受控于UGS,称为恒流区。
- 若继续增大UDS,该场效应管会被击穿烧毁。
# 3. 增强型 MOS 的工作特性
注:IDSS 是饱和电流(UGS 一定)、{U_{GS(th)} 是开启电压。
在恒流区时,源 - 漏极电流IDS=ID 大致为:
IDS=IDSO(UGS(th)UGS−1)2
注:IDSO 是UGS=2UGS(th) 时的IDS。
# 4. 耗尽型 MOS 的工作原理
相较于增强型 MOSFET,耗尽型在 D-S 间人为添加了一小片参杂浓度较低的 N 区,可以使UGS=0 时就存在导电沟道。
# 5. 耗尽型 MOS 的工作特性
大致如上图,特点是UGS∈(UGS(Off),Ubroke) 时都处于导通。相比于 JFET 优势在于 G-S 电阻很大(有SiO2 镀层)。
# 三、FET 基本放大电路
一般来说,场效应管小信号等效电路如下:
在本文的分析中,需要注意:
-
认为场效应管的源 - 漏极电阻忽略不计(即R(DS)=0),故等效图中只有Rd。
-
跨导:gm=dUGSdID∣UGS。
注:跨导gm,单位是VoltAmpere=S (西门子),是衡量电压控制电流能力的一种单位,是电阻的倒数。
# 1. 基本共源极放大电路
- 静态分析:分析后易得其静态工作点为:
UGSQIDQUDSQ=VGG=IDO(UGS(th)VGG−1)2=VDD−IDQRd
- 动态分析:电压放大倍数、输入输出电阻:
AuRi=Ugs−IDRd=−gmRd=+∞;Ro=Rd
# 2. 基本共漏极放大电路
静态分析和基本共源极放大电路基本相同。动态分析,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如下:
AuRo=UGS+IDRsIDRs=1+gmRsgmRs=IDUo=UGS+IDRsIDRs=Rs∥gm1
# 四、FET 偏置型放大电路
偏置型放大电路按偏压来源可分为:分压偏置型和自给偏压型。其中自给偏压型不适用于 E-MOSFET,因为 E-MOSFET 的UGS 需要大于UGS(th) 才能开启,这样会产生严重的失真或晶体管无法开启。
# 1. 分压偏置型
分压偏置型,栅极静态电压由直流电源经Rg1、Rg2 分压后提供:
-
静态分析:
UGQUGSQIDQUDSQ=Rg1+Rg2Rg2=UGQ−USQ=UGQ−IDQRs=IDSS(UGS(off)UGSQ−1)2(注:JFET和DMOS)=IDO(UGS(th)UGSQ−1)2(注:EMOS)=VDD−IDQ(Rd+Rs)
-
动态分析:以下是小信号等效电路(微变等效电路)
则,可以求得其放大倍数、输入输出电阻:
AuRi=uiuo=−gm(Rd∥Rl)=Rg3+(Rg1∥Rg2)
# 2. 自给偏压型
自给偏压型,栅极静态电压没有直流分压,由输入信号经Rg2 分压提供,静态电压为 0:
- 静态分析:
UGQ其他参数很容易=0求解,请自行分析